第三方室內環境檢測就是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方法以間斷或連續的形式定量地測定環境因子及其他有害于人體健康的室內環境污染物的濃度變化,觀察并分析其環境影響過程與程度的科學活動。第三方室內環境檢測的目的是為了及時、準確、全面地反映室內環境質量現狀及發展趨勢,并為室內環境管理、污染源控制、室內環境規劃、室內環境評價提供科學依據。具體可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1)根據室內環境質量標準,評價室內環境質量;(2)根據污染物的濃度分布、發展趨勢和速度,追蹤污染源,為實施室內環境監測和控制污染提供科學依據等。
根據國務院1987年4月1日發布的《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能依法進行衛生監督的第三方室內環境檢測共7類28種:1、住宿與交際場所(8種):賓館、飯館、旅館、招待所、車馬店、咖啡館、酒吧、茶座。2、洗浴與美容場所(3種):公共浴室、理發館、美容院。3、文化娛樂場所(5種):影劇院、錄像廳(室)、游藝廳(室)、舞廳、音樂廳。4、體育與游樂場所(3種):體育場(館)、游泳場(館)、公園等其他第三方室內環境檢測項目
2018年修訂的《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中明確規定:公共場所經營者應當按照衛生標準、規范的要求對公共場所的空氣、微小氣候(濕度、溫度、風速)、水質、采光、照明、噪聲、顧客用具和衛生設施等進行第三方室內環境檢測,檢測每年不得少于一次;第三方室內環境檢測檢測結果不符合衛生標準、規范要求的應當及時整改,并且應該按照相關規定在醒目位置如實公示檢測結果。消費者可通過查看衛生許可證、公共場所衛生信譽度等級、衛生檢測報告等了解公共場所的衛生狀況。公共場所經營者不具備檢測能力的,可以委托檢測。
第三方室內環境檢測分為生活飲用水、醫療污水、純凈水等項目。一起來看下都有哪些檢測事項:第三方室內環境檢測檢測項目:菌落總數、總大腸菌群、耐熱大腸菌群、大腸埃希氏菌、色度、渾濁度、臭和味肉眼可見物、pH值、電導率、總硬度、溶解性總固體、揮發酚類、陰離子合成洗滌劑、游離余氯、氯消毒劑中有效氯、氯胺、二氧化氯、臭氧、氯酸鹽、亞氯酸鹽、甲醛、硫酸鹽、氯化物、氟化物、氰化物、硝酸鹽氮、硫化物、磷酸鹽、硼、氨氮、亞硝酸鹽氮、碘化物、鋁、鐵、錳、銅、鋅、砷、硒、汞、鉻(六價)、鉛、四乙基鉛、耗氧量、生化需氧量。
第三方室內環境檢測大體上可分為消毒劑、消毒器械和衛生用品三類,其中衛生用品又可分為抗抑菌制劑和一次性衛生用品。1、消毒劑檢測:主要用于醫療衛生用品消毒、滅菌;皮膚、黏膜消毒;餐飲具消毒;瓜果、蔬菜消毒;水消毒的;環境消毒;物體表面消毒;空氣消毒;排泄物、分泌物等污物消毒的消毒劑,現在國新的法規又增加了食品加工工具的標準檢測項目。2、消毒器械檢測:主要用于醫療器械、用品滅菌;醫療器械、日用品消毒;餐飲具消毒;空氣消毒;水消毒;物體表面消毒的消毒器械。以上內容就是關于第三方室內環境檢測的大體介紹。
在對凈化車間進行第三方室內環境檢測時,盡管規定了空氣的小采樣量,但在實際工作中介紹我們應在保證小采樣量前提條件下,根據已有的檢測設備盡量采用大流量的塵埃粒子計數器。第三方室內環境檢測檢測點的布置: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J73-84《潔凈廠房設計規范》的規定在對凈化車間進行潔凈度檢測時檢測點應為距室內地坪1.00m的水平面內;對于單向流型凈化車間測點總數應不小于20點測點間距為0.5-2.0m。水平單向流測點僅布置在凈化車間工作區內;非單向流凈化車間按凈化車間面積小于或等于50m2布置5個測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