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柜公共場所檢測機構依據:YY 0569-2011《II級生物安全柜》YY/T 1540-2017《醫用Ⅱ級生物安全柜核查指南》潔凈工作臺是廣泛用于醫療衛生、制藥、生化實驗、電子、儀表等行業,并提供無菌無塵潔凈環境的局部凈化工作臺。第三方公共場所檢測項目:外觀和功能、掃描檢漏、截面風速、進風風速、風量、空氣潔凈度、噪聲、照度、氣流狀態、沉降菌濃度。生物安全柜是為操作具有感染性的實驗材料時,用來保護操作者本人、實驗室環境以及實驗材料,使其避免暴露于操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感染性氣溶膠和濺出物而設計的。
第三方公共場所檢測就是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方法以間斷或連續的形式定量地測定環境因子及其他有害于人體健康的室內環境污染物的濃度變化,觀察并分析其環境影響過程與程度的科學活動。第三方公共場所檢測的目的是為了及時、準確、全面地反映室內環境質量現狀及發展趨勢,并為室內環境管理、污染源控制、室內環境規劃、室內環境評價提供科學依據。具體可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1)根據室內環境質量標準,評價室內環境質量;(2)根據污染物的濃度分布、發展趨勢和速度,追蹤污染源,為實施室內環境監測和控制污染提供科學依據等。
什么單位可以出具檢測報告:公共場所經營者不具備檢驗檢測能力的,可以委托具有第三方公共場所檢測資質的第三方對其進行檢測。第三方公共場所檢測頻次規定:檢測每年不得少于一次。檢驗檢測報告應當在醒目位置如實公示,檢測結果不符合衛生標準、規范要求的應當及時整改,以保障消費者擁有良好的公共場所衛生環境。依據《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二十三條第四項規定:申請衛生許可證,應當提交公共場所檢測或者評價報告。
第三方公共場所檢測依據《民用建筑可靠性鑒定標準》(GB50292-1999);《房屋質量檢測規程》(DG J08-79-2008);《建筑結構檢測技術標準》(GB/T50344-2004);《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12);《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建筑變形測量規范》(JGJ/T8-2007);第三方公共場所檢測目的:通過對該房屋現狀進行安全性評估,為房屋現狀進行結構鑒定,以便于適時采取各項處理措施。
第三方公共場所檢測是指人群經常聚集、供公眾使用或服務于人民大眾的活動場所,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是反應一個國家、民族物質條件和精神文明的窗口。根據國務院1987年4月1日發布的《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能依法進行衛生監督的第三方公共場所檢測。它們有共同的衛生學特點:人口相對集中,相互接觸頻繁,流動性大;設備物品供公眾重復使用,易污染;健康與非健康個體混雜,易造成疾病特別是傳染病的傳播;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流動性大。
第三方公共場所檢測注意事項: a)委托方應提供的信息:場所的分類、平面布置圖、室內衛生設施配備情況、工程地址、工程聯系人和電話; b)第三方公共場所檢測環境條件:檢測環境應進行室內清潔,顧客使用物品應進行清毒,移走可能影響室內空氣質量的,檢測時室內人員不得吸煙等可能影響室內空氣質量的活動;公共場所范圍:旅店業、按摩房 影劇院、音樂廳、錄像廳(室) 舞廳、游藝廳、茶座、酒吧、咖啡廳 公共浴室更衣室(包括休息室) 理發店、美容店 游泳館、體育館 展覽館、圖書館、美術館、博物館、 商場(店)、書店、醫院侯診室、就餐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