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生計生委要求第一類、第二類消毒產品首次上市前需要自行或者委托第三方進行衛生安全評價,評價合格的消毒產品方可上市銷售。衛生安全評價項目包括:消毒劑檢驗項目、消毒器械檢驗項目、指示物檢驗項目、滅菌物品包裝物檢驗項目、抗(抑)菌制劑檢驗項目。政府單位備案申報專業公共場所環境檢測。專業公共場所環境檢測項目:外觀、有效成分含量測定、pH值測定、穩定性試驗、連續使用穩定性試驗、鉛、砷、汞的測定、金屬腐蝕性試驗、實驗室對微生物殺滅效果測定、模擬現場試驗或現場試驗、毒理學安全性檢測、總體性能試驗。
專業公共場所環境檢測注意事項: a)委托方應提供的信息:場所的分類、平面布置圖、室內衛生設施配備情況、工程地址、工程聯系人和電話; b)專業公共場所環境檢測環境條件:檢測環境應進行室內清潔,顧客使用物品應進行清毒,移走可能影響室內空氣質量的,檢測時室內人員不得吸煙等可能影響室內空氣質量的活動;公共場所范圍:旅店業、按摩房 影劇院、音樂廳、錄像廳(室) 舞廳、游藝廳、茶座、酒吧、咖啡廳 公共浴室更衣室(包括休息室) 理發店、美容店 游泳館、體育館 展覽館、圖書館、美術館、博物館、 商場(店)、書店、醫院侯診室、就餐場所。
專業公共場所環境檢測是指人群經常聚集、供公眾使用或服務于人民大眾的活動場所,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是反應一個國家、民族物質條件和精神文明的窗口。根據國務院1987年4月1日發布的《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能依法進行衛生監督的專業公共場所環境檢測。它們有共同的衛生學特點:人口相對集中,相互接觸頻繁,流動性大;設備物品供公眾重復使用,易污染;健康與非健康個體混雜,易造成疾病特別是傳染病的傳播;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流動性大。
2018年修訂的《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中明確規定:公共場所經營者應當按照衛生標準、規范的要求對公共場所的空氣、微小氣候(濕度、溫度、風速)、水質、采光、照明、噪聲、顧客用具和衛生設施等進行專業公共場所環境檢測,檢測每年不得少于一次;專業公共場所環境檢測檢測結果不符合衛生標準、規范要求的應當及時整改,并且應該按照相關規定在醒目位置如實公示檢測結果。消費者可通過查看衛生許可證、公共場所衛生信譽度等級、衛生檢測報告等了解公共場所的衛生狀況。公共場所經營者不具備檢測能力的,可以委托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