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室潔凈檢測是確保手術室環境符合無菌操作標準、降低感染風險的關鍵環節。其檢測項目需覆蓋空氣潔凈度、微生物污染、氣流參數、環境舒適性等核心維度。以下是基于國家標準(如《GB 50333-2013 醫院潔凈手術部建筑技術規范》)的基本檢測項目及技術要求:
一、空氣潔凈度檢測
1. 懸浮粒子濃度檢測
檢測目的:測定空氣中≥0.5μm 和≥5μm 懸浮粒子的數量,評估空氣潔凈等級。
檢測方法:激光塵埃粒子計數器逐點檢測,采樣點布置按手術室面積均勻分布(如 Ⅰ 級手術室需測 5 點以上)。
合格標準:
手術室等級 ≥0.5μm 粒子數(個 /m3) ≥5μm 粒子數(個 /m3)
Ⅰ 級(特別潔凈) ≤3520 ≤20
Ⅱ 級(標準潔凈) ≤35200 ≤293
Ⅲ 級(一般潔凈) ≤352000 ≤2930
2. 浮游菌濃度檢測
檢測目的:測量空氣中浮游細菌數量,反映微生物污染水平。
檢測方法:空氣采樣器收集空氣樣本,接種至培養皿后恒溫培養(37℃,48 小時),計數菌落形成單位(CFU)。
合格標準:
Ⅰ 級手術室:≤5 CFU/m3
Ⅱ 級手術室:≤25 CFU/m3
Ⅲ 級手術室:≤75 CFU/m3
Ⅳ 級手術室:≤150 CFU/m3
二、氣流參數檢測
1. 送風截面風速檢測
檢測目的:驗證送風裝置風速是否符合設計要求,確保氣流置換效率。
檢測方法:熱球式風速儀在送風面均勻布點(間距 0.3-0.5 米),檢測平均風速及風速均勻度(變異系數≤20%)。
標準要求:
層流手術室(Ⅰ 級):≥0.25 m/s
混合流手術室(Ⅱ 級):0.15-0.25 m/s
亂流手術室(Ⅲ 級):無強制風速要求,但需通過換氣次數間接控制(如≥12 次 /h)。
2. 靜壓差檢測
檢測目的:確保手術室對相鄰區域(如走廊、輔助間)維持正壓,防止污染空氣倒灌。
檢測方法:微壓差計測量手術室與相鄰區域的靜壓差,檢測點位于門縫高度中心位置。
合格標準:
手術室對走廊:+8-12 Pa
潔凈區對非潔凈區:≥5 Pa
感染手術室(負壓):-5 至 - 10 Pa(針對特殊感染手術)。
3. 換氣次數 / 新風量檢測
檢測目的:評估手術室空氣更新能力,亂流手術室依賴高換氣次數稀釋污染物。
檢測方法:風速儀測量送風口風量,結合手術室體積計算換氣次數;新風量需滿足人員衛生要求(≥40m3/h?人)。
標準要求:
Ⅰ 級手術室:≥60 次 /h(層流)
Ⅱ 級手術室:≥30 次 /h(混合流)
Ⅲ 級手術室:≥12 次 /h(亂流)
三、環境舒適性檢測
1. 溫度與相對濕度檢測
檢測目的:保障醫護人員操作舒適度及患者體溫穩定,避免濕度異常引發微生物滋生或靜電風險。
檢測方法:溫濕度檢測儀多點檢測(手術臺周圍、人員活動區域),記錄平均值及波動范圍。
合格標準:
溫度:22-25℃(冬季可略低至 21℃,夏季不超過 26℃)
相對濕度:30%-60%(新生兒手術室濕度宜提高至 50%-65%)。
2. 噪聲檢測
檢測目的:控制手術室噪聲水平,避免干擾醫護人員溝通及患者應激反應。
檢測方法:聲級計在手術臺中心上方 1.5 米處檢測,讀取 A 聲級值。
合格標準:≤60 dB(空態),動態運行時≤65 dB。
3. 照度檢測
檢測目的:確保手術區域及周邊有充足且均勻的照明,滿足精細操作需求。
檢測方法:照度計測量手術臺臺面及周邊區域(如器械臺、麻醉設備區)的平均照度及均勻度(均勻度≥0.7)。
合格標準:
手術臺工作面:≥3000 lx(局部可通過無影燈補充至 10 萬 lx 以上)
周邊區域:≥500 lx
四、其他關鍵項目檢測
1. 高效過濾器泄漏檢測
檢測目的:排查高效過濾器(HEPA)是否存在破損或安裝縫隙,避免未過濾空氣直接進入手術室。
檢測方法:掃描法(氣溶膠發生器 + 粒子計數器),沿過濾器表面及邊框逐點掃描,泄漏率≤0.01% 為合格。
2. 自凈時間檢測
檢測目的:評估手術室在污染后(如術后清潔前)恢復潔凈狀態的能力。
檢測方法:人為污染(如釋放煙霧或氣溶膠)后,開啟凈化系統,檢測懸浮粒子濃度降至靜態標準值的時間(Ⅰ 級手術室自凈時間≤15 分鐘)。
3. 氣流流向檢測
檢測目的:確認氣流組織形式(層流、亂流)是否符合設計,避免渦流導致污染擴散。
檢測方法:煙霧發生器觀察氣流軌跡,層流手術室需呈現平行氣流,無明顯渦流;亂流手術室需驗證氣流從清潔區向污染區定向流動。
五、檢測周期與注意事項
1. 常規檢測周期
靜態檢測(空態或靜態):新建 / 改建手術室驗收時必測,日常每 6-12 個月一次。
動態檢測(手術中或術后):高風險手術室(如器官移植、感染手術間)每 3 個月一次,或根據醫院感染暴發風險增加檢測頻次。
2. 檢測實施要點
人員控制:靜態檢測時人員≤2 人,動態檢測需記錄實時人員數量及活動情況。
設備預熱:凈化系統需提前 30 分鐘開啟并穩定運行,避免開機初期氣流波動影響數據準確性。
記錄存檔:檢測報告需包含檢測日期、儀器編號、檢測點位圖及原始數據,存檔至少 5 年。
手術室潔凈檢測通過多維度量化指標,構建了從空氣潔凈度到氣流組織、從微生物控制到環境舒適的全鏈條質量控制體系。醫院需結合國家標準、手術類型及風險等級,制定個性化檢測方案,并通過定期檢測與動態調控,確保手術室始終處于安全、穩定的潔凈狀態,為臨床手術提供可靠環境保障。